close

說個故事給大家聽:

孔子在講學時,都由弟子輪流煮飯給他吃。

有一天某弟子在煮稀飯,時間差不多了,打開鍋蓋看,熟了沒?

正巧天花板上,掉下東西來,落入鍋子裡。也不知是什麼東西?

弟子心想,這是要給老師吃的稀飯。現在掉進不明物,怎麼辦?

就舀了一湯匙,先嚐嚐看有無異味,再決定是否重煮吧!

當他用舌頭在嚐時,孔子恰巧經過,看到這一幕。

夫子搖搖頭!走回教室上課,並對學生說:很失望,平常教導你們要尊師重道;有事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先生饌…。剛剛卻親眼看到,某弟子煮稀飯在偷吃。

很快,這話傳到煮稀飯的弟子耳裡。他立刻去見夫子,說明原由:飯裡掉進東西,怕老師吃了,對身體不好,才自己先嚐嚐看,再決定是否要重煮?並非偷吃。

聖人不愧為聖人,孔子立刻在眾學生面前,向這位煮稀飯的弟子道歉。

並藉此機會教育,告訴學生:

凡事要謹慎,聽其言,觀其行,還要進一步查看他的動機,不可以憑表面就斷下定論。


連他身為夫子,又是親眼所見,都錯怪他人了。

何況你們是學生,若只憑傳聞或眼見還不夠,必須進一步查看,了解他的動機,才能下定論,才不至於錯怪他人。

我們常常憑著傳聞或自己的想法或猜測,就論斷他人。

這很容易誤判、犯錯,當我們發現錯怪他人時,又沒有孔夫子的勇氣,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,向對方道歉,說聲對不起。有的甚至於硬柪,惱羞成怒…。

這都不是一個文明人,一個修行者所該有的行為。

有道、有德、有修者,凡事謙卑低下,自稱凡夫凡人,淡泊名利。

 

時時反省自己,慎思而後言行,不起一念傲慢心,不動一念名利心。

心正、氣正、行正;心善、氣善、行善。

不為自己,但求學做人,學菩薩精神利益眾生。

願為天地添一股正氣,為人心的覺醒,注入一股清流。

期待世間更美好,人心更善良,家家更幸福快樂。

 

 

 


 

 

(資料來源:網路轉載-2011.04.18)

 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芊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