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吃早餐,身體自動吃屎?
專家:膽結石風險提高!
許多人因為太晚起床或省錢,所幸就不吃早餐了,甚至有餐廳業者看準民眾習慣的改變,推出早午餐商品頗受好評。不過現在一條「錯過早餐時間,腸道就會自動吃大便」的微博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和轉載。
「早上9點還不吃早飯,腸道就會吸收糞便,也就是說不吃早飯,你的身體就會自動吃屎!」該傳言在微博上廣為流傳,雖然大多數網友都表示不敢相信,但又覺得好像有那麼回事。
據《成都日報》報導,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蹇貽表示,當食物進入小腸,經過膽汁等化學性消化和腸道蠕動等機械性消化後,會分解各種營養成分並被小腸吸收,只留下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。
大腸則是糞質形成的主要場所,不具備重要消化作用,僅選擇性地吸收水液等物質,最後形成糞便。蹇貽強調,小腸吃的是營養而非「屎」;大腸雖然能夠接觸到屎,但由於自身沒有消化作用,僅能吸收一些水分,所以兩者都和「吃屎」沒有關係。
蹇貽解釋,儘管這條微博誤解了腸道功能,但不吃早飯造成的危害確實值得警惕。進食後膽囊將會排放膽汁到小腸,幫助消化吸收;但如果不吃早餐,膽汁就會一直儲存在膽囊中,膽汁中的膽固醇就會在膽囊中沉積形成膽結石,長期不吃早餐就會提高罹患膽結石的風險。
早餐的重要性一直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前陣子就有人為了要減肥省略早餐;但根據諾丁漢大學的研究,一般正常作息的人如果不吃早餐,反而會增加當天的整體攝取熱量,並且導致體內累積更多的膽固醇,所以少吃這一餐,最後反而會越來越胖,所以每天按時吃早餐真的很重要!
假期大吃大喝 膽結石找上門2012年6月27日
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杜雄醫師表示,假期中大家總是會聚餐,有機會進食一些高油脂類的食物,每次假期結束後,急診常有一些患有膽結石的病人因右上腹痛而前來求診,不少是因為大吃大喝的後果。
杜雄醫師表示,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亞洲人的盛行率約3-15%。膽結石的併發症包括有突發的右上腹痛、急性膽囊炎、阻塞性黃疸、膽管炎及胰臟炎等。80%的膽結石為膽固醇結石,當膽汁中膽固醇的比例改變或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過多,即會造成膽結石的發生。造成膽結石的原因包括有:遺傳、營養過盛、高熱量食物的過多攝取、低纖維以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、低運動量、長期飢餓、快速減肥、懷孕及口服避孕藥等。而膽結石的發生會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,另外,女性因內分泌的不同及雌性素的作用,也會使得女性較容易患有膽結石。
杜雄醫師指出,很多病人膽結石的疼痛都是發生在餐後,特別是在進食高油脂類食物後,因為需要消化的脂肪量大,故膽囊會排出大量膽汁,膽汁流動使得膽囊內結石移位會卡在膽囊出口,致使疼痛發生。在發生第一次膽結石痛後,約有30%的病人以後都不會再發,但超過50%的病人都會再次發生膽結石痛的情形,以及伴有每年1-3%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。
診斷膽結石可以使用腹部超音波、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、內視鏡逆行性膽道胰臟攝影術、膽管放射攝影等。目前最常使用、方便性及敏感度高的診斷工具是腹部超音波。
當膽結石造成了急性膽囊炎、阻塞性黃疸、膽管炎以及胰臟炎等併發症時,則建議手術治療;但無症狀的膽結石目前並不建議手術治療,因為膽結石所造成的併發症如膽管痛、膽囊癌及其他併發症機率並不高。
杜雄醫師表示,針對無臨床症狀的膽結石病人,若影像檢查時呈現有瓷化膽囊病變或膽結石直徑大於3公分的患者,都建議進行預防性膽囊切除,因其有膽囊癌的機率為3-5%。如病人有膽結石併膽囊息肉達1公分,不管有沒有臨床症狀的表現,都應該進行膽囊切除手術,因膽囊息肉達1公分時,其癌化機率高達50%。另外,如息肉小於1公分時,但病人年齡大於50歲,也建議接受膽囊切除手術。
(資料來源:感謝:Pamela.p 提供-2012.07.01)
留言列表